近日,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下發通知,支持企業自主開展技能人才評價、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,同時建立健全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的貫通機制。該通知的下發,意味著像育兒嫂、快遞員等“藍領”職業,也可以像教師、工程師、律師等“白領”職業一樣,參加職稱評定了。
“建立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專業技術職稱評審貫通機制,順應了人才融合發展的趨勢,有利于破除身份、學歷、資歷等障礙,貫通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,搭建企業人才成長立交橋。”人社部職業能力建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步將逐步擴大貫通領域,能擴盡擴,能融盡融。
通知明確,按照“誰用人、誰評價、誰發證、誰負責”的原則,將支持各級各類企業自主確定技能人才評價范圍,自主設置職業技能等級。企業按規定頒發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,納入各級人社部門建設的證書查詢系統,向社會公開。
通知還提出,鼓勵備案企業申請為社會培訓評價組織,為其他中小企業和社會人員提供人才評價服務。人社部門要按照屬地原則,建立信息互通、結果互認機制;要將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人員納入人才統計范圍,并按規定落實相應人才政策。
從社會角度來看,評職稱更容易優化市場規范性和資源配置、促進市場公平競爭。如果快遞員、育兒師也能向老師和醫生那樣進行評職稱選舉,那就意味著我國對于服務行業的扶持和鼓勵。這也就進一步反映了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之分,無論在何崗位我們都可以通過自己努力去為社會創造價值。
新增快遞員、育兒嫂職稱的意義
總結
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狀元,快遞員、育兒嫂等行業并不是簡單的重復性、勞動性工作,也需要具備一定的行業知識技能,以及職業精神。
參加職稱評定,促進快遞員、育兒嫂等行業規范發展,讓從業者熱愛自己的職業,主動提升自身的職業水平,從而提升全行業的服務水平。